小鲌魚大產業 走四方鑄輝煌
小鲌魚大產業 走四方鑄輝煌
——武漢市2017年鲌魚產業“領跑者”主題宣傳活動圓滿落幕
江城迎天下,鲌魚樹先鋒。8月1日,由武漢市農業委員會和武漢市農業科學院聯合策劃,旨在落實《全國漁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文件精神,聚焦水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推進武漢市第一個國審漁業新品種——“先鋒1號”鲌魚產業化進程的“武漢市鲌魚產業‘領跑者’主題宣傳活動”在市農科院水產研究所盛大召開。
活動當天一場及時雨帶走了盛夏的酷熱。雨后清涼的微風中,來自通城縣水產局的馬和平副局長、安徽省安慶市武昌湖良種場徐凱場長、京山國寶農業集團吳銘副總經理、黃岡市和隨州市的養殖大戶以及省市十六家權威媒體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現場熱鬧非凡。
武漢市鲌魚研發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一是擁有鲌魚研發的四大國家級平臺,即國家級“湖北武漢鲌魚遺傳育種中心”、“全國現代漁業種業示范場”、國家級“湖北武漢鲌魚良種場”和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二是桂建芳院士領銜研發審定水產新品種“雜交鲌先鋒1號”,是武漢市第一個國審水產新品種;三是國內唯一一家專業化、規?;a鲌魚系列產品的企業;四是取得國家、省、市各類科技成果近四十項,先后榮獲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廣一等獎、武漢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五是制定了湖北省《黑尾近紅鲌無公害養殖技術規程》。這表明武漢水產科技人才在鲌魚研發及產業開發領均域奠定了領跑者的地位。
在市農業委員會水產處毛漢奇處長、市農業科學院邵永發副院長和市農科院水產所徐洪亮所長、魏輝杰副所長、首席專家李清等相關領導的分別帶領下,活動嘉賓先后觀摩了“先鋒1號”鲌發源地——武漢先鋒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苗種繁育車間、魚苗銷售現場、魚池集約化養殖現場和商品魚精深加工現場。
閃光燈下,悠閑暢游的“先鋒1號”鲌從容自信地展示著自身異于普通鲌魚優美的線條、碩大的體型和緊密的鱗片;現場待發往安徽、河南、深圳等省市的200余萬尾“先鋒1號”鲌魚苗在活魚車和氧氣袋中身姿靈動,昭告著它非凡的耐低氧和易長途運輸本領。
觀摩現場,十余家媒體爭先采訪前來購苗的養殖大戶和活動嘉賓,“水活、魚躍、業旺、人盛”是他們由衷的感嘆;“十五載、磨一劍、樹先鋒、恒研創新”是武漢市水產科技人對水產行業的一腔赤誠;“小鲌魚大產業、走四方鑄輝煌”是市領導對武漢市鲌魚的殷切期盼,“樹中國種都,強鲌魚種業”是武漢市鲌魚領跑者的莊嚴承諾。
活動最后,毛漢奇對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對市農科院水產所在推動鲌魚產業化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加以肯定。他說,“先鋒1號”鲌的產業鏈串聯了苗種生產、健康養殖、餌料加工、成魚加工和休閑垂釣等多個領域,將鲌魚一生中各個環節的價值體現得淋漓盡致;這種從種苗到養殖模式、從養殖模式再到經營模式的大膽革新,探索出了一套符合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要求的新品種推廣模式,將大力推動水產業新一輪的飛速發展,助力“中國種都”建設,為漁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做貢獻!